欢迎访问中国法律政策网!
网站播报
法政网群 京 |津 | 沪 | 渝 | 冀 | 晋 | 蒙 | 辽 | 吉 | 黑 | 苏 | 浙 | 皖 | 闽 | 赣 | 鲁 | 豫 | 鄂 | 湘 | 粤 | 桂 | 琼 | 川 | 黔 | 滇 | 陕 | 甘 | 宁 | 青 | 藏 | 新 | 兵团 | 军情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里南共和国联合新闻公报(全文) 2019-11-28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 2019-11-27
- 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第二批主题教育单位基层党组织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和开展民主评议党员的通知》 2019-11-21
-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 2019-11-12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2019-10-28
- 国家主席习近平任免驻外大使 2019-10-1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草案)》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2019-10-10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四号) 2019-09-18
- 2019全国法治书画摄影展暨 司法行政干警书画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2019-09-12
- 2019法治文化与法治中国论坛征文启事 2019-09-12
-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2019-09-05
-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 2019-09-02
- 关于“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的公示 2019-08-29
- 新疆的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 2019-08-16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 2019-07-16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 2019-06-18
- 最高法:重点推进贪腐案件财产刑的全面执行 2019-06-12
- 最高法发布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司法解释 2019-06-07
-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办法》 2019-05-28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 2019-05-24
- 重磅文件! 4个“最严”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2019-05-22
- 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不可“任性” 依法而为是必选项!(附全文) 2019-05-17
-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 2019-05-09
- 重磅!法治政府建设新规印发,明确组织实施督察工作主体 2019-05-07
- 中央军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军事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 2019-05-06
-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 2019-04-30
-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 2019-04-22
-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 2019-04-09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9-04-08
- 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的意见》 2019-03-29
-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 2019-03-28
- 中法关于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的联合声明发表 2019-03-27
- 最全!中国法学会第八届领导机构组成人员名单 2019-03-22
- 公安部印发《意见》部署推动全国公安机关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2019-03-21
- 声明 2019-03-19
- 国新办发布《新疆的反恐、去极端化斗争与人权保障》白皮书 2019-03-19
- 中共中央印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2019-03-18
- 国务院通知:政策法规出台前要充分听取企业意见 2019-03-14
- 国办:定了!不动产登记,2019年底前全国联网! 2019-03-12
- 首部反家暴地方性法规:预防机制细化到幼儿园 2019-03-12
- 两部门:发现贫困当事人应立即启动国家司法救助程序 2019-03-07
-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 2019-03-01
- 中办国办:地方领导干部违规插手食品安全事故将被问责 2019-02-25
- 五部门联合发文 统一环境污染犯罪案件执法尺度 2019-02-21
- 2018—2022年检察改革工作规划 2019-02-20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的实施意见》 2019-02-20
- 【重磅】两高一部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2019-02-20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指导意见 2019-02-20
-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 2019-02-20
- 政法委是什么、干什么、管什么?今天有了最权威的答案! 2019-02-20
8月以来,成都、遂宁等地职工来咨询,公司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时,要么工作地点一栏空着,要么写成几个地方。他们想问:单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可约定多个工作地点吗?在工作地点方面,劳动法有哪些规定呢?
针对职工们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四川广力律师事务所律师刘东,他认为,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7条规定工作地点系劳动合同必备条款之一,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双方应当对具体的工作地点作出约定。工作地点是劳动者从事工作、进行生产的地方。法律并未禁止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多地作为工作地点。因此,除非劳动合同有其他违法约定,或者约定多地作为工作地点明显不合理,否则,仅仅是约定多个地点作为工作地,并不能因此认定劳动合同无效。
刘律师表示,在劳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工作地点的要求一般被认为是其用工自主权的体现。所谓用工权,是指企业依照法律规定录用、辞退职工的权利,主要包括:一是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需要和行业特点,通过考试、公开招工,择优录用新职工;二是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从外单位和外地区聘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三是企业可以辞退违反法律和企业规章的职工;四是企业可以对职工进行适当奖励和必要的惩罚等。法律赋予用人单位自主用工的权利,目的在于使单位能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的特点,按照自己的意志选择合适的员工为其服务,最终达到整个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如果劳动者认为在合同中约定多地作为工作地点不合理,自己不能接受,可以拒绝与该单位签订相应的劳动合同。”刘东说。
2016年08月24日
上一篇
下一篇
签合同,可约定多个工作地点吗?
添加时间: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