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法律政策网!
网站播报
法政网群 京 |津 | 沪 | 渝 | 冀 | 晋 | 蒙 | 辽 | 吉 | 黑 | 苏 | 浙 | 皖 | 闽 | 赣 | 鲁 | 豫 | 鄂 | 湘 | 粤 | 桂 | 琼 | 川 | 黔 | 滇 | 陕 | 甘 | 宁 | 青 | 藏 | 新 | 兵团 | 军情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里南共和国联合新闻公报(全文) 2019-11-28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 2019-11-27
- 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第二批主题教育单位基层党组织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和开展民主评议党员的通知》 2019-11-21
-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 2019-11-12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2019-10-28
- 国家主席习近平任免驻外大使 2019-10-1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草案)》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2019-10-10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四号) 2019-09-18
- 2019全国法治书画摄影展暨 司法行政干警书画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2019-09-12
- 2019法治文化与法治中国论坛征文启事 2019-09-12
-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2019-09-05
-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 2019-09-02
- 关于“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的公示 2019-08-29
- 新疆的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 2019-08-16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 2019-07-16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 2019-06-18
- 最高法:重点推进贪腐案件财产刑的全面执行 2019-06-12
- 最高法发布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司法解释 2019-06-07
-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办法》 2019-05-28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 2019-05-24
- 重磅文件! 4个“最严”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2019-05-22
- 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不可“任性” 依法而为是必选项!(附全文) 2019-05-17
-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 2019-05-09
- 重磅!法治政府建设新规印发,明确组织实施督察工作主体 2019-05-07
- 中央军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军事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 2019-05-06
-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 2019-04-30
-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 2019-04-22
-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 2019-04-09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9-04-08
- 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的意见》 2019-03-29
-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 2019-03-28
- 中法关于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的联合声明发表 2019-03-27
- 最全!中国法学会第八届领导机构组成人员名单 2019-03-22
- 公安部印发《意见》部署推动全国公安机关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2019-03-21
- 声明 2019-03-19
- 国新办发布《新疆的反恐、去极端化斗争与人权保障》白皮书 2019-03-19
- 中共中央印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2019-03-18
- 国务院通知:政策法规出台前要充分听取企业意见 2019-03-14
- 国办:定了!不动产登记,2019年底前全国联网! 2019-03-12
- 首部反家暴地方性法规:预防机制细化到幼儿园 2019-03-12
- 两部门:发现贫困当事人应立即启动国家司法救助程序 2019-03-07
-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 2019-03-01
- 中办国办:地方领导干部违规插手食品安全事故将被问责 2019-02-25
- 五部门联合发文 统一环境污染犯罪案件执法尺度 2019-02-21
- 2018—2022年检察改革工作规划 2019-02-20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的实施意见》 2019-02-20
- 【重磅】两高一部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2019-02-20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指导意见 2019-02-20
-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 2019-02-20
- 政法委是什么、干什么、管什么?今天有了最权威的答案! 2019-02-20
今年3月,李先生通过中介,相中了吕女士的一套商品房。双方谈好价格,李先生支付给了吕女士10万元的订金。房子过户时,却遇到了一点麻烦。原来,吕女士的丈夫于两年前去世,但房产证上却写着房子是吕女士和丈夫共有的,因此一时也过不了户。
李先生得知吕女士丈夫在房子里过世,心里有了疙瘩。他向吕女士提出,不再购买这套房子,吕女士理解,将10万元订金还给了李先生。但是,李先生又提出,要吕女士双倍返还订金,吕女士自然不同意。今年5月,李先生将吕女士诉至法院。
近日,浙江省温岭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然而没多久李先生撤诉了。李先生的辩护律师称,吕女士已将房子转到自己名下,不存在过户问题,因此他们撤诉。
承办法官称,吕女士的丈夫过世已有两年多,而且生老病死是很自然的事,李先生如以此为理由要求退房,很难得到法院支持。虽然这起案子法院没有作出判决,不过温岭法院此前已判处过类似的案件。
2013年,林先生经中介介绍,购买了蔡先生的房子,并付了订金和部分预付款。双方约定,将于一年后将房子过户。同年年底,蔡先生的母亲在房子里病逝。随后,林先生起诉退房。林先生称,购房时双方曾约定,蔡先生的母亲生病或亡故都不能住在这套房子里。林先生认为,蔡先生的行为严重违背了公序良俗。而蔡先生则表示,其从未答应对方自己母亲不能居住或病故在这套房子里。
法院审理后认为,蔡母亡故时,买卖合同尚在履行过程中,房子也未实际过户,蔡母在房子内亡故,是正常的生老病死所致,不存在违背公序良俗的情形。最后,法院驳回了林先生的诉讼请求。
生老病死与凶宅及公序良俗无关
■以案释法
法官庭后表示,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未对“凶宅”作出规定,那么民间有关“凶宅”的习俗就可以适用民法领域的“公序良俗”相关概念。一般认为,发生过自杀、凶杀并因而造成重大伤亡的可算“凶宅”,但病死、自然死亡则都不算。
关于“凶宅”的买卖纠纷属于合同纠纷,因其直接影响买受者是否购买房屋,属重大事实部分,故出售人在出售房屋时应明确告知买受人。
虽然发生非正常死亡的事件客观上未就房屋的实际使用价值产生影响,但该情况会影响购房者的心理感受,从而造成房屋交易价值降低,构成了房屋的重大瑕疵,是影响房屋买卖合同订立的重大事项。故意隐瞒房屋内曾发生过的行为,违背诚信原则,双方合同的签订违反了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属于可撤销的合同。
卖房者如果为了将房屋卖出或卖高价而故意隐瞒“凶宅”这一重大事实,违反了民事活动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其行为构成欺诈。双方所签订的合同为可撤销合同,买方可主张所购买的房屋因“凶宅”造成经济价值减损,要求卖方返还购房款并支付利息。
2016年08月24日
上一篇
下一篇
二手房里曾有人过世,算“凶宅”吗
添加时间:
全部评论()